《情迷》Closer


Closer這劇我略知。大學時讀過、考過、電影看過,研究所翻譯過。

看台灣劇場界的大製作往往令我坐立難安。

舞台燈光演技口條我都是外行。所以對此劇,只能說出我個人的感覺:角色情緒和個性平面,出身和語言錯置,原劇本架構弄得亂七八糟。劇作家Patrick Marber說:"I hoped the dramatic power of the play would rest on that tension between elegant structure and inelegant emotion." 就此而言,這齣劇原本的風格並沒有得到充分展現。


演員、劇團演出劇自然有自己的詮釋空間,演員有自己的切入方式。但演英國劇作時,不論是Harold Pinter或這次的Patrick Marber。台灣演員詮釋的方式就是在口吻和節奏上,把英式機鋒轉為台式幽默,結果就變成,可以在機鋒中連貫的情感,卻因為幽默使現場大笑,情緒完全瓦解。於我而言,這是詮釋劇作相當失敗的一點。也許演員是求角色更貼近台灣生活,但是否有更顧及劇本整體性的方式,我覺得是值得討論。

因為是讀文學出身的人,也許對於舞台表現實際是外行,但對於讀劇這點還算略知一二。不知道劇場界如何看待讀劇?不知道有沒有看出Anna出身鄉下,Alice出身都市,醫生是有錢人階級,作家是窮鬼階級。角色有沒有去考量這些背景?舞台、服、妝設計有沒有考量這幾點?另外,台詞間的節奏、頓點、情緒轉折平淡,劇中對話事實語氣隨時提示此時是乞求、憤怒或是悲傷,就算詮釋不同,至少情緒要有所轉變,劇才不會乾掉,角色才會更立體。但尤其兩位年輕演員在這缺點上更是明顯,我覺得這一方面是經驗,一方面大抵也是讀劇功力的不足。

每一年台灣大型劇場都會引介得獎作品,但聽說準備時間都很緊、壓力都很大,有很多經費上、時間上的問題,或許是外人不得而知的。但是,唉,看到精采、工整的本子先被刪剪,再看到台詞一句句情緒直接,卻又不連貫,一時間都不知道自己在看台灣連續劇亦或是東尼獎提名作品了。

身為觀眾,我沒有被這齣劇打動到。

但我走出城市舞台劇場,天空下著雨。想著想著,卻覺得剛才恍如一場夢,如今離劇越來越近了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