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:那有點愛國的英國軍教片

原本不打算看的。和朋友進電影院前,我跟他說:「諾蘭這次結尾一定又再放個音樂,用各角色身影交叉剪接。」

諾蘭是一個愛玩時間軸的導演。從最早的《跟蹤》(Following,1998)、《記憶拼圖》(Momento,2000)可見一斑。《敦克爾克》也不例外,影片把三條時間分別是一週、一天、一小時的劇情交叉剪在一起,但這次效果稱不上成功。

以我的觀影經驗來說,諾蘭的電影一直是資訊爆炸的代表作。以往片中不只是台詞速度快,還有大量的影像剪接、劇情轉折,總讓人應接不暇。他的電影劇情線一向維持簡單清晰,一層接著一層去剝開「真相」,或是解決一項「挑戰」。《敦克爾克》三條線也都很清楚,但打從一開始,就沒有給我任何該繼續看下去的理由。

三條線,陸海空,「求生」、「拯救」、「犧牲」。

其中最失敗的,還真的是敦克爾克的主軸「求生」。最大的問題在於求生「迫切性」有所矛盾。「求生」最重要就是原因,如果原因完整,就會有緊張感,了解主角不得不做的理由。但事實上畫面卻顯示海灘上人數幾千人,不致混亂,唯一不守秩序的壞孩子就是主角。海灘上一週時間很漫長,情境也未讓人感到求生困難(頂多缺水吧),也來不及感到絕望和荒謬(炸一炸,也就一個牢籠象徵的鏡頭;其他人一臉空白、乖乖排隊,就主角一群人在疲於奔命?)。

唯一可能的是,諾蘭野心很大,一方面想拍求生,一方面又想捕捉當下荒謬、空虛與絕望。結果卻兩邊都失敗了。相對於此,《贖罪》(Atonement)在同樣描繪敦克爾克上,雖然表達方式不同,但效果更為顯著。而且光《贖罪》這個長鏡頭,我們不用了解主角經歷和背景,就能感受到他身在其中想回家的焦慮。

「拯救」是故事中最具文學意義和衝突的一條線。老人帶上兩個年輕人駕船,碰上一個軍人。哇,這設定一講出來文學味都快滿出來了。所以這條線就不用多說了,作用就是這樣,其實「戲」也最多。

「犧牲」這條線其實很英雄主義,也不用說,沒油在空中滑翔最後還能擊落一架飛機,太帥了,英雄主義滿點啊。

《敦克爾克》106分鐘之中,剪接、音樂和音效一直強調時間緊迫,硬要人緊張。但節奏相同的剪接大概到了一半左右,我便失去了耐心。我個人看諾蘭的電影一直有感觀疲乏的問題。當故事有效推展,確實仍會讓人想看下去。但《敦克爾克》是一部氣氛取勝的電影,劇情稱不上精采,也缺少意料之外的敘述手法和事件。片子是不長,感觀卻快速地、無可避免地麻痺了。

影片開頭前二十分鐘,難得少台詞的諾蘭,讓我興奮了一下。風格個性特殊的導演,挑戰少台詞,我真以為會有什麼耳目一新創舉。結果沒有,乾巴巴的,除了要表達人間失語,只為了硬塞一個法國佬的梗給我。但也許正因為少了台詞,所以他能肆無忌憚地發揮他對聲音美學的執著。

唯一可說的是,攝影、音效、音樂、場面調度、剪接等技術美學「單獨欣賞」還是令人讚賞,製作團隊滿分。除此之外,諾蘭在我心中可謂江郎才盡。

你依舊可以說,這就是「諾蘭風格」,沒有人這樣拍過「戰爭片」。對,這是諾蘭風格,沒有人這樣拍過。但我一樣可以說,我對他感到了無新意啊。從《全面啟動》以降,已漸漸感到他的懶惰,對,我話說很重,就是「懶惰」。會用這樣的標準來看他,是因為他就是個講商業故事的導演,這部片腳本、技術設定也沒有偏離。但當注意力全在技術美學,呈現效果卻無法完整反應自己對於戰爭的看法,一部片仍然稱不上完整。

尤其當結尾又放首Hans Zimmer音樂,再派個人說說話,交叉剪接每個角色故事收尾:原來戰爭中,每個人都是英雄啊。唉呀,真說中了我。

P.S. 個人贊同《Variety》影評人OWEN GLEIBERMAN給這部片的簡評:傳送門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