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情迷》Closer
Closer這劇我略知。大學時讀過、考過、電影看過,研究所翻譯過。
看台灣劇場界的大製作往往令我坐立難安。
舞台燈光演技口條我都是外行。所以對此劇,只能說出我個人的感覺:角色情緒和個性平面,出身和語言錯置,原劇本架構弄得亂七八糟。劇作家Patrick Marber說:"I hoped the dramatic power of the play would rest on that tension between elegant structure and inelegant emotion." 就此而言,這齣劇原本的風格並沒有得到充分展現。
碟形世界特警隊 4《放馬過來》與我
譯如人生。每次翻到的作品,和我的生命當下發生的事都有一些連結。維持信者恆信的緣份。
《放馬過來》主軸是在說安卡.摩波城和克拉奇兩國對峙的故事。
初譯《放馬過來》(Jingo)時,原本還在想「城民」(這詞有點熟悉)對兩國的評論和舉動之荒謬,著實令人捧腹大笑。結果,不到一個月,菲律賓和我國關係緊張了起來,漁業糾紛成了焦點,主戰派也要求政府:硬起來。
快思慢想:我心目中的譯評
近日譯評看得多了。一篇幾千字下來,一字一句批、一字一句評。看得過癮,但看完也沒得到什麼新的想法。於是,就這麼快思慢想了一下。
對我而言,一篇好的評論,重在啟發概念。好的評論向來都是如此。也許閱讀中會有許多反思或疑問,待自己去充實。在我心目中一篇好的譯評若能如此,亦理所當然。本文並非想立下什麼規則、規範,只是想拋磚引玉而已。
張思婷版《傲慢與偏見》
有條人人信以為真的真理:凡是有錢的單身漢,總覺得自己缺個太太。
至於這單身漢怎麼想、心裡是什麼感覺,大家也不去管,只要方圓百里內出現這麼一號人物,這條真理立刻在附近人家心裡活動,理直氣壯把對方當成自家女兒的財產。 (張思婷,《傲慢與偏見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