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中的話

有時說話,追求的只是話有所本。

網路上見得著許多本著於「不知」的言論。那不是「無知」,無知總是有一種不明事理的味道。不知,指的是發言者對談論的事情,不具有深入了解。他們通常明事理,有些人更可稱得上是聰明人,只是他的知識基礎還跟不上脈絡。

公開場域裡,他們會逼得作者解釋最基礎的專有名詞,或簡單述說該領域淺顯的歷史。對於在世界打滾一輩子的專家來說,有時很辛苦,因為他的背後背負著幾百年的歷史知識。他說話「有所本」,像是站在所有巨人肩膀上說話。只是在他簡短的文章裡,他有時不覺得自己有義務去解釋背景細節。

不過,譯者的話,有時必須努力做到這件事,必須不露痕跡地去幫助讀者了解文化、專業上的隔閡。以前有一位老師曾說過(當然是根據老師自身的印象),中文的書寫上(用書寫是因為包含許多形式)習慣把理解的功夫交給讀者,而美國的書寫相較之下,很強調站在讀者立場去把話講得明白。兩者其實各有利弊,在此不細談。倒是譯者和編輯在翻譯作品時,書寫的過程其實拿捏著「隱晦」和「明白」的生殺大權。當然,現在主流讀物都是讓讀者看得越明白越好,所以許多譯者隨時都在擔心自己有沒有講清楚。

如果憂心過甚,其實也不健康。翻譯領域裡,我們稱之為「譯者焦慮」。假設,書中提到「莎士比亞」,那問題就來了,我們要不要在譯注中解釋誰是莎士比亞?真的都要預設本書大部分讀者都了解誰是「莎士比亞」嗎?還是必須在譯文中把他寫成「大文豪莎士比亞」?其實有時是難以判斷的局面,如果過分解釋這些名詞,其實就會顯示出「譯者焦慮」。舉個比較誇張的例子,例如在台灣的書籍上解釋,颱風是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,就顯得畫蛇添足。

有時甚至不只是專業名詞,而在於行文或遣詞用字。語言本身抽象,時時在變動,站在古老的巨人肩膀之上寫作,在現代語言情境下也許早已不合時宜。譯文淺白易讀,有人嫌囉嗦;惜字如金,字斟句酌,有人嫌看不懂,即使話語、詞彙有所本,也是枉然。

也許講到這裡,還是複雜了。有人說,翻譯就是用自己的話、用現代的語言把話說清楚就好。也許真的這麼簡單而已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