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有人跟我提到「信達雅」三個字,我內心的反應通常是:
但是,因為這三個字在中文翻譯界太有名了,所以好像講到翻譯,非得跟著這三個字走不可。沒有這回事。真的沒有這回事。對,我不管你看哪一本書。真的。如果你面對一位讀過中外翻譯史的譯者,談起翻譯仍以「信達雅」為起手式,對方往往會露出淺淺的微笑。(有同學私底下總是開玩笑說,通常這時候,他的白眼就會翻到抽筋了)
我必須解釋,不是因為我和同學瞧不起這一百年來「信達雅」的討論和激盪,或者否定這三字所豎立的理想目標。而是我們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,這一百年來,翻譯是如何變成了不同的風貌,世上已經出現多少無法以「信達雅」討論的翻譯現象。甚至,有時心裡是很想好好跟對方討論,但是又很想問清楚,他所謂的「信達雅」,是哪一個時期、誰詮釋的「信達雅」?但是,大多評論者都只擁有朦朧抽象的概念,對這學說的了解多半都僅淺嘗而止,僅當作討論翻譯時一塊無敵的擋箭牌。這時,要我該如何應對呢?是要用淺白的方式解釋現代的翻譯觀呢?還是要一舉顛覆對方過去對翻譯的概念?至今,對我來說仍是個考驗。
所以,我其實內心懼怕著這三個字。我想,要是有「一句話讓譯者不知所措」比賽,我一定選這三個字。如果要有效談論翻譯,不如先試著放下這三個字,看自己能不能從人和語言的層面闡述和分析,我覺得也許是更為實際的討論方式。
2018年補述:
其實當初寫完也就放著,結果沒想到滿多人看的。其實這也只是老生長談,眾多前輩、學者早提過了。現在大抵是沒什麼人在借翻譯書看了(唉),有興趣的人可以看前輩綿羊2008年所貼出的這篇,以及下方和光頭佬前輩的對談:
〈另一個角度看信、達、雅〉
這就是為反對而反對
回覆刪除謝謝您下了個眉批
刪除如果要有效談論翻譯,不如先試著放下這三個字,看自己能不能從人和語言的層面闡述和分析,我覺得也許是更為實際的討論方式。
回覆刪除不能講得更詳細點嗎PLZ
你好,你的留言其實讓我思考了滿久的。主要是在想,如果我此時給你一、兩種討論的切入點,那是否你未來只是揚棄了「信達雅」的標準,多了我此時提供的論述角度而已?這跟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不大符合。「人和語言」是翻譯核心,有無數可能,希望你可以找到更多看待譯文,或實際翻譯的方法,並保持開闊的心胸。
刪除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。
一點點小小的體會:信達雅本身還是在強調譯文對原文的忠誠,這本質上就承認並且強化了兩種文化的不平等,翻譯早就不是純粹的linguistic活動,和譯者本身的文化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單純強調信達雅,未免將翻譯太狹隘化。(而且嚴復本人也沒有遵照信達雅來翻譯天演論啊 - -
回覆刪除一件事情本來就多種看法,中文的問題就是太模糊經常性的混用。
回覆刪除而假如翻譯不求信達雅,這就是再創作而不是翻譯了;沒有必要把它跟翻譯放在一起討論。
謝謝你的回應。
刪除不過我不求信達雅,我其實也可以追求紐馬克(Peter Newmark)的語意翻譯或奈達(Eugene A. Nida)的動態對等。我想我本篇想表達的其中一個潛在重點只是,信達雅不是唯一的翻譯理論和譯文評斷標準,如此而已。這看法供您參考。
看起來你追求老外的論述,而不認同華人的思維….翻譯翻譯,不就是把一個語種的原意完整由另一個語種表達出來嗎…無論信達雅 語意翻譯 動態對等論述名詞,表達的就是這概念..沒有必要抬某論述而貶低另一種吧⋯⋯
刪除你誤解我的意思了。我不曾貶低「信達雅」。
刪除我想你的文章蠻容易讓人誤解你的意思的。
刪除別人用三個字就簡單地表達出翻譯的基本原則,如果你要批評別人,麻煩提出更好且更簡短的原則來。
對不起,我的錯。
刪除翻譯是如何將譯文翻成不像譯文 又不失原意
回覆刪除「信、達、雅」言簡意賅,你這一大篇的重點可不可以就用三個字來表達,我就服你
回覆刪除無常、無我
刪除說得好,涉略翻譯領域幾年後,我也漸漸覺得翻譯根本無法做到什麼信達雅,因為根本就不可能又精準、又流暢、又顧慮東顧慮西,因為這些事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。
回覆刪除另外想請您推薦一下值得一讀的翻譯書,小弟都是自己在摸索。
理論史入門書的話,可以從Anthony Pym《探索翻譯理論》開始。
刪除最近電影“媽的多重宇宙”也冒出了這三個字。
回覆刪除多年的觀影經驗,
電影台詞除非是專業術語,
或是英文諺語,
不然通常都很直白。
翻譯至少不應該脫離原意太遠,
這部片的某些台詞翻譯已經變成讓人出戲的二度創作。
字幕翻譯其實也很有趣。因為是多媒體的翻譯領域,我剛好論文是寫這塊,你講的方向差不多沒錯。
刪除而你說的二度創作,在翻譯研究學門中,稱之為創譯(transcreation),那是另一個可以深入討論的主題。它面對不同文化、閱讀者、背景和環境時,是有應用的可能性,並非「必定」錯誤。這點供參。
回到《媽的多重宇宙》,它是商業作品,面對一般大眾,在大眾電影院上映。影片節奏極快,資訊量極大,字幕反而運用文雅詞句造成混淆,用中華文化的典故也會有出戲的問題。他翻譯的拿捏上的確不符合字幕專業譯者主要考量。不過我自己看是覺得挺好笑的,也被譯者的腦洞逗樂幾次,哈哈哈哈
創譯建立於
刪除你的受眾能理解你講的是什麼,
而且聽得懂英文,
兩邊都理解的情況下,
才能理解你的創譯,
而且創譯往往會改變原意,
或是漏譯,
才能達到創譯。
翻譯者不應該預設大家都懂英文,
holy shit 直翻 厚利穴?
不懂英文的你知道 厚利穴 是什麼意思?
你說得真好
刪除請問有多少人讀得懂佛經呢?玄奘大師的梵文經書翻譯成中文後,您能讀得懂幾成?清代時即使是末年也沒能普及識字率,而演化到知識普及的現代,繁雜生活化的白話該如何去拿捏呢?語文是會隨時間及環境推移而有所變化的,試著假如穿越時空到清代的北京,能聽懂幾成北京官話呢?因此只有適當確切趨近的譯法,而沒有百分百的譯法,同時要看受眾(讀者)是何人,又有不同的譯法,主要在於傳達和理解,而非一定要哪種形式。民國以後有非常多中文是借用日文漢字而來,諸如:電話、電報、規則、衛生、法律…等等都是。因為光緒末年廢除科舉制度後,學子們到外國留學者眾多,甲午後、又鼓勵到日本學習,回國後又把新的詞句帶回了中國,之後就沿用下來了。那現代的台語夾雜這麼多外來用語,該如何譯才恰當?
刪除感謝留言,你說得也很好
刪除無病呻吟!
回覆刪除啊~~~~~~~~~~(大概像這樣)
刪除我猜你是中國人吧?從你的觀點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中國的翻譯如此糟糕,遠不如台灣翻譯的可靠和準確。連資訊用詞如render、Firmware都能翻得令人瞠目結舌,徨論其它的文章了
回覆刪除謝謝你肯定台灣的翻譯
刪除期待作者提出您認為合理的標準。
回覆刪除身為後現代浪潮的孩子,我不相信單一標準,我喜歡亂糟糟的,大家做自己就好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