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半年有新的計畫,所以文字翻譯就暫時收手。結果沒想到,我有朋友在翻譯公司任職,她剛好有一個電玩翻譯以及潤稿的案件缺人,便找上了我。我覺得這次機會滿特別的,一時經不起誘惑就接了下來。沒想到開啟一個月地獄般的旅程。
當然,說是地獄有點言過其實,主要檔案是由另一個編輯全面在校潤(檔案不太能分割),我則多半是輔助的角色。潤稿時發現不少遊戲翻譯特別的陷阱。例如,翻譯時字串都是獨立的,有時你只看到格子中寫safe或是bank,譯者也不知道這字串上下文是什麼,所以就翻「安全」和「銀行」。結果答案出來是「保險箱」跟「河岸」。類似這樣的問題不可勝數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由於時間相當緊迫,文本難度高,這次的譯文品質良莠不齊,正確度和打字正確率上有時很不穩定(就先不要提風格的問題。喔,是的,還有風格的問題)。所以這段時間一直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,而且在有限時間,譯文量過大的情況下,我和另一位編輯最後也只能說「自己盡力」了。唯一覺得幸運的是,一起努力的編輯和我對翻譯的理念相當,學習歷程一致,所以討論起來一來一往挺來勁的,合作很愉快。
此外,因為看了很多譯者的翻譯,所以面對所謂「在地化」的拿捏,其實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。「在地化」到底服務的對象是誰,流行語或所謂「鄉民」語究竟能不能使用?我個人的作風還是偏保守,因為像爸媽看喜劇電影的時候,流行語、鄉民梗他們都看不懂啊啊啊啊啊(淚奔)。總覺得翻譯是要服務大眾的,而不只是要服務單一族群。當然一款遊戲的話,可能服務對象可以縮小,但接下來我又會考慮到中國、香港、新加坡等等華人的接受度。總之,我大概是因為讀了太多書,包袱過多,反而有時太過侷限。這是我值得反省之處。而這次工作,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在地化語詞也大都留下來了。未來自己工作上,至少在別人要求要再更靈活時,要翻得出來才行(例如有生之年翻譯像《麻辣賤諜》的喜劇電影或《辛普森》、《探險活寶》時。這種翻譯有個新的說法叫「創譯」,基本上已經是某種受限的「再創作」,有興趣的可以查論文看看)。
這次工作真的是很不一樣的體驗。看到不一樣的作業方式,不同譯者的譯文,體驗了另一種文本。真的感覺無比有趣。希望之後遊戲上市後,不論好壞,巴哈姆特和批踢踢都能得到一些回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